孤獨癥
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或孤獨癥障礙等,是廣泛性發(fā)育障礙的代表性疾?。迹糄SW-IV-TR>>將PDD分5種;孤獨性障礙,Retts綜合征,童年瓦解性障礙,Asperger綜合征和特定PDD.其中,孤獨性障礙與綜合征較為常見.孤獨癥的患病率報道不一,一般認為約為兒童人口的2-5/萬人,男女比例約為3:1-4:1,女孩癥狀一般較男孩嚴重.
該癥一般起病于36個月以內(nèi),主要表現(xiàn)為三大類核心癥狀,即;社會交往障礙,交流障礙,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.
社會交往
該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(zhì)的缺陷。在嬰兒期,患兒回避目光接觸,對他人的呼喚及逗弄缺少興趣和反應,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,或抱起時身體僵硬,不愿與人貼近.在幼兒期,仍會避目光接觸,呼之無反應,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伙伴關(guān)系,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,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像他人尋求安慰。學齡期后,隨著年齡增長及發(fā)病改善,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,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。雖然部分患兒愿意與人交往,但交往方面仍存在問題。他們對社會常情缺乏理解,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(jù)社會交往場合調(diào)整自己的行為。成年后,患兒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,不能建立戀愛關(guān)系和婚戀。
交往障礙
1、非語言交流障礙 該癥患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服或不愉快等,稍大的患兒可能會扯拉大人的手,走向他們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,表情也常呆滯漠然,很少用點頭、搖頭、搖手來表達自己的意愿。
2、言語交流障礙 該癥患兒言語交流方式存在明顯障礙,包括①語言理解力有不同程度受損。②言語發(fā)育遲緩或不發(fā)育,也有部分患兒2~3歲前表達性言語,但以后逐步減少甚至完全消失。③言語形式及內(nèi)容異常,患兒常常存在模仿言語,刻板重復言語,語法結(jié)構(gòu)、人稱代詞常用混淆,語調(diào)、語速、節(jié)律、重音等也存在異常。④言語運用能力受損,部分患兒雖然會背兒歌、背廣告詞,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,且不會維持話題、或僅靠刻板重復的短語進行交談,糾纏于同一話題
興趣狹窄及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
該癥患兒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游戲缺乏興趣,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偶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。如車輪、瓶蓋等一些圓的可旋轉(zhuǎn)的東西,有些患兒還對塑料瓶、木棍等非生命物體產(chǎn)生依戀行為,患兒行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,如,常用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,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,出門非要穿特定裝飾的衣服等,會出現(xiàn)刻板重復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,如重復蹦跳或?qū)⑹址旁谘矍皳鋭雍湍?,用腳尖走路等。
其他癥狀
約3/4該癥患兒存在精神發(fā)育遲滯,約1/3-1/4患兒合并癲癇、部分患兒在智力低下的同時可出現(xiàn)"孤獨癥才能”如在音樂、計算、推算日期、機械記憶和背誦等方面呈現(xiàn)超常表現(xiàn),被稱為“白癡學者”
孤獨癥與語言發(fā)育障礙有什么不同
語言障礙兒童的狀況與孤獨癥兒童不同,前者在感知反應上不會有異常,在于人與物相處的方式上也是正常的。他們能夠模仿別人,用手勢來表達抽象的內(nèi)容(與聽障兒童相似),雖然有時會有較少的“ 鸚鵡式”對話。在參與想象性游戲和小組活動方面與正常兒童同樣有興趣。
孤獨癥兒童自身的語言障礙特點在【孤獨癥與聽障】中已有敘述。除此之外 他們在集體性活動和游戲中表現(xiàn)出明顯的不適應{不介入),更無法參與想象性游戲,對于游戲的規(guī)則 則完全忽視或不理解。對游戲的結(jié)果(是否贏了)不在意。常常對小組性活動和游戲不感興趣,當其他兒童專注于游戲之中時,他們往往游離于游戲外。
孤獨癥的教育康復方法
應用行為分析法 結(jié)構(gòu)化教學
圖片交換系統(tǒng) 感覺統(tǒng)合訓練
聽覺統(tǒng)合訓練 音樂游戲介入